今天是:

内江师范学院2024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
来源: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8-15    浏览:
学院简介
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,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,坐落于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因"主轴重要节点城市--四川省内江市。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,秉承"明德、博学、笃行、创新"的校训,践行”扎根地方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发扬”团结奋进、负重自强”的内师精神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,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、学科门类齐、综合实力强,融研究生教育(联合培养)、普通本科教育、继续教育、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学校。
坚持引培并举,师资力量雄厚。学校现有教职工1502人,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,正、副高级职称443人,硕、博士1077人;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、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、四川省教学名师、四川省优秀教师、四川省名辅导员等20人;内江市领军人才、内江市学科带头、内江市拔尖人才人等9人,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;聘请有中国科学院、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、高校的院士、教授、专家学者2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。
坚持协同创新,科研成果丰硕。学校现建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峨眉武术传承基地;四川省重点实验室"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”数据恢复实验室" ;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干研究中心”“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”;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“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”"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”;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”。拥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,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、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、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,省级一流学科1个。近五年来,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0余项,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90余项;公开发表学术论文(作品) 2600余篇(件) ;出版专(编、译)著150余部;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。
坚持扎根地方,社会服务有力。近五年,学校先后与隆昌市人民政府、西南大学、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、遂宁市教育局、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150余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;依托合作协议,建有12个校地合作平台, 建有实训实习基地504个;
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、新型建筑材料等8个内江市工程实验室;建有自然陈列馆与生命探究科普基地等3个内江市科普基地; 33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,多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、担任企业专门科技顾问。
坚持开放办学,对外交流广泛。积极对接"一带一 路”教育行动,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工程。累计招收培养来自20余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国际学生300余名; 聘请外籍高层次人才累计150余名。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,先后与20余个国(境)外高校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师生互访、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等系列项目40余个;设立“学生出国(境)研修奖学金”,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(境)外合作高校研修, 近年来,累计派出600余名师生赴外交流。
新时代新征程,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紧紧围绕四川省"一干多支、五区协同"发展战略,积极融入”新时代西部大开发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",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,持续深化综合改革,加速推进学校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,奋力建设新时代师范大学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 考试科目
1.专升本:外语、政治,另按不同专业加考一门专业基础课。(见下表)
2.高起专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。
3.报考音乐学专业的考生需参加专业术科(钢琴、声乐)考试,具体时间见招生报考指南。

 缴费方式
缴费方式及票据:我校已开通网上缴费,所有学生均应通过内江师范学院微信公众号完成学费缴纳,严禁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收代缴。缴纳学费后学校将开具电子发票,学生可根据本人当次缴纳学费相关信息到“四川省财政电子票公共服务平台"查验、下载并打印纸质缴费票据。缴费票据查验地址:四川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( htp:/cz/t.sc.gov.cn/pjfw/htm/index.html)。缴费方式:微信搜索内江师范学院公众号--沱江潮--学生缴费。
毕业与学位申请
1.毕业
具有学籍的学生,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,按专业培养方案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,取得所学专业规定的总学分,毕业鉴定合格,并结清所有费用,准予毕业,并颁发学历证书。
2.学位申请
符合条件的专升本各专业毕业考生可以申请我校学士学位。
 招生咨询
招生办:石老师18981897823、胡老师13398171834、官老师181830633315
监督电话:黄老师13348805878。